政策原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1.问:《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制造业规划》)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的决策部署,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2019年下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有关区、有关部门,起草编制了《制造业规划》。
一是成立工作小组。印发了《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建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有关单位多次沟通协调,统筹推进文件编制各项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前期开展了23项重点课题研究,对工业“十三五”发展进行了总结评估。先后赴12个区、52个重点园区、40余家重点企业调研座谈,并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先进省市调研学习,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支撑。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开门问策,先后三次征求16个区、21个委办局意见,并达成一致。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企业家及“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建议,做到应采尽采、应纳尽纳。
四是做好规划衔接。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进行衔接,优化目标任务。
2.“十三五”时期天津制造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制造业规划》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重大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布局五个方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1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1%,比“十二五”末提高8.6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到46.1%,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8家,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3名,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46家,比“十二五”末增加102家。
三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十三五”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6%,一汽大众华北基地、空客A330、爱旭太阳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长征五号、七号、八号运载火箭和空间站核心舱完成总装。
四是智能制造深入推进。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支持五批1726个项目,市、区两级财政共支持资金52.1亿元,累计创建102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移动宽带、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均跃居全国第3位。
五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两带集聚、多极带动、周边辐射”的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累计建成1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度进一步增强。“钢铁围城”基本破解,“园区围城”治理基本完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3.问:“十四五”时期天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全市工业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制造业立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市。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4.问:“十四五”时期如何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答:“十四五”时期,将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打造制造强市。
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天津智港”。
生物医药产业巩固提升化学药和现代中药优势,加快培育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
新能源产业着力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壮大风电产业规模,强化太阳能产业集成,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
新材料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六大重点领域,建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聚焦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核心环节,壮大智能装备产业,提升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示范基地。
汽车产业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车发展高地。
石油化工产业围绕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优化提升传统化工,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发展烯烃深加工、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飞机关键配套协同、直升机研制维修应用、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火箭和航天器等四个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研发制造水平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同时,推动现代冶金、现代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现代冶金产业坚持精品、高端路线,打造优特钢棒线材、高端板材、高端无缝管等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加快迈向高端。现代轻纺产业以高端化、品牌化为主线,大力发展食品、自行车、手表、工艺美术、日用化学品、纺织服装等优势行业,焕发“老字号”品牌活力,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天津制造品牌,打造时尚消费品之都。
5.问:“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答:《制造业规划》提出,按照生态优先、产业集聚、资源节约、城产融合、区域协同的原则,优化工业园区布局,调整传统产业布局,谋划新兴产业布局,着力形成“两带集聚、双城优化、智谷升级、组团联动”的市域产业空间结构,保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围绕“1+3+4”重点产业,布局各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协同联动、集聚发展。
6.问:“十四五”时期实施哪些行动?
答:实施七大专项行动:
一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构建以信创为主攻方向、以生物和高端装备为重点的“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依托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突破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二是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行“链长制”,培育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实施主题园区培育工程,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区一品牌”原则,打造天津港保税区“北方声谷”、西青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北辰京津医药谷等30个主题园区。
三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积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范城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突破500个,建成全国一流5G城市。
四是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着力引育领航企业,加快发展单项冠军,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以领航企业为引领、以单项冠军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跟进跃升的梯度发展格局,推动企业融通发展。
五是绿色制造转型升级行动,开发一批绿色产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发展一批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培育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达到200家。
六是天津制造品牌提升行动,发挥管理支撑、标准引领和品牌促进的综合作用,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天津制造美誉度。
七是产业协同开放推进行动,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经济合作,充分利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7.为保障规划实施,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天津市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发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等政策作用,鼓励先行先试新型产业用地政策。三是加强项目支撑,实施重大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四是促进产融对接,助力优质企业成长。五是完善产业生态,形成平台生态网络。六是强化安全环保,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七是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八是强化监测评估,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